老残游记 (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)

《老残游记》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。这篇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,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,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(清官中的酷吏)误国,清官害民,独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贪官更甚。同时,小说在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提炼、生活哲学及艺术、女性审美和平等、人物心理及音乐景物描写等多方面皆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境界。
《老残游记》写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。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。他“摇个串铃”浪迹江湖,以行医糊口,自甘淡泊,不入宦途。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,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,是非分明,而且侠胆义肠,尽其所能,解救一些人民疾苦。
《老残游记》借老残的游历见闻,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,揭发了所谓“不要钱”的“清官”,其实是一些“急于做大官”不惜杀民邀功、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。客观上帮助人民认识到对整个官僚集团是不能寄以任何希望的。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。但他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,甚而是反动的。他坚决拥护封建统治,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,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,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。因之,《老残游记》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书。
目录
- 第一回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 风能鼓浪到处可危
-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
- 第三回 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
- 第四回 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
- 第五回 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
- 第六回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
- 第七回 借箸代筹一县策 纳楹闲访百城书
- 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树峪雪中访贤
- 第九回 一客吟诗负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谈心
- 第十回 骊龙双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声叶箜篌
- 第十一回 疫鼠传殃成害马 痴犬流灾化毒龙
- 第十二回 寒风冻塞黄河水 暖气催成白雪辞
- 第十三回 娓娓青灯女儿酸语 滔滔黄水观察嘉谟
- 第十四回 大县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蚁分送馒头
- 第十五回 烈焰有声惊二翠 严刑无度逼孤孀
- 第十六回 六千金买得凌迟罪 一封书驱走丧门星
- 第十七回 铁炮一声公堂解索 瑶琴三叠旅舍衔环
- 第十八回 白太守谈笑释奇冤 铁先生风霜访大案
- 第十九回 齐东村重摇铁串铃 济南府巧设金钱套
- 第二十回 浪子金银伐性斧 道人冰雪返魂香
作者简介

刘鹗(è)(1857年10月18日—1909年8月23日),清末小说家。谱名震远,原名孟鹏,字云抟、公约。后更名鹗,字铁云,又字公约,号老残。署名“鸿都百炼生”。汉族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寄籍山阳(今江苏淮安区)。
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(龙川)之后,终生主张以“教养”为大纲,发展经济生产,富而后教,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。他一生从事实业,投资教育,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“教养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、坚韧不拔,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