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惨世界(第五部) (维克多·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)

《悲惨世界》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·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,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。
《悲惨世界》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·阿让(Jean Valjean)的个人经历,融进了法国的历史、革命、战争、道德哲学、法律、正义、宗教信仰。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。
《悲惨世界》整部小说共分为五部,分别是《第一部 芳汀》、《第二部 珂赛特》、《第三部 马吕斯》、《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》、《第五部 冉阿让》。
目录
第一卷 四堵墙中间的战争
- 01 圣安东尼郊区的险礁和大庙郊区的漩涡
- 02 在深渊中如果不谈话,又干什么呢
- 03 明朗化和忧郁感
- 04 少了五个,多了一个
- 05 在街垒顶上见到的形势
- 06 马吕斯惊恐不安,沙威言语简练
- 07 情况严重
- 08 炮兵们认真起来了
- 09 使用偷猎者的技巧和一种百发百中的曾影响一七九六年判决的枪法
- 10 曙 光
- 11 枪无虚发,也没伤人
- 12 混乱支持秩序
- 13 掠过一线希望
- 14 这儿看到了安灼拉情人的名字
- 15 伽弗洛什外出
- 16 长兄如何成了父亲
- 17 “死去的父亲等待将死的孩子”
- 18 秃鹫成为猎物
- 19 冉阿让报复
- 20 死者有理,活人无过
- 21 英雄们
- 22 一步一步
- 23 俘 虏
第二卷 利维坦的肚肠
第三卷 陷入泥泞,心却坚贞
- 01 阴渠和它那使人料想不到之处
- 02 说 明
- 03 被跟踪的人
- 04 他也背着他的十字架
- 05 流沙象女人,狡猾又奸诈
- 06 地 陷
- 07 在人以为能上岸时却失败了
- 08 撕下的一角衣襟
- 09 内行人看来马吕斯似已死去
- 10 慷慨捐躯的孩子回来了
- 11 绝对中之动摇
- 12 外祖父
第四卷 沙威出了轨
第五卷 祖孙俩
- 01 在重新见到一棵钉有锌皮的树的地方
- 02 马吕斯走出内战,准备和家庭斗争
- 03 马吕斯进攻
- 04 吉诺曼小姐终于不再觉得割风先生进来时拿着东西有何不妥
- 05 宁愿把现款放在森林中也远胜交给这样的公证人
- 06 两个老人,各尽其能,为珂赛特的幸福创造一切条件
- 07 幸福中依稀记得的梦的余波
- 08 两个无法寻找的人
第六卷 不眠之夜
第七卷 最后一口苦酒
第八卷 黄昏月亏时
第九卷 最后的黑暗,崇高的黎明
作者简介

维克多·雨果(Victor Hugo,1802年2月26日—1885年5月22日),法国作家,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,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,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,被人们称为“法兰西的莎士比亚”。一生写过多部诗歌、小说、剧本、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,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。
1802年,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,上有兄长二人。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,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。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,21岁时出版诗集,声名大噪。1845年,法王路易·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,自此专心从政。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,法王路易被逊位。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,为人民贡献良多,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,晋封伯爵,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。三年后,拿破仑三世称帝,雨果对此大加攻击,因此被放逐国外。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,此时期完成小说《悲惨世界》。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(法兰西第三共和国),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,回到法国。1885年,雨果辞世,于潘德拉举行国葬。
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,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、20卷小说、12卷剧本、21卷哲理论著,合计79卷。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《巴黎圣母院》、《九三年》和《悲惨世界》,短篇小说有《“诺曼底”号遇难记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