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春秋》一书中,“夏五”后缺“月”字,“郭公”下未记事。比喻文字脱漏。
《春秋·桓公十四年》:“十有四年春正月,公会郑伯于曹。冰。夏五。”《春秋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冬,戎侵曹。曹羁出奔陈。赤归于曹。郭公。”
作宾语、定语;指文字脱漏
褒义词
偏正式
古代
生僻
语法字数数字偏正式四字五
扫码访问养心网
随时随地,掌上阅读
客服微信
电话:198 2976 0617